笔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小厮上前去问,问得片刻就回来禀报:“主人,这些流民都是原武县过来的,原武的河堤决口了。”

“什么?又决口了?唉……黄河啊黄河……”王安石一边说着,一边摇头。

黄河决口,在后世来说是少见的事情,在这个时代来说,那是时不时就要发生的,大小决口太过平常,甚至黄河改道也是经常发生的。前两年,汴梁城都给淹了一半。

原武县,属于郑州,郑州与开封毗邻,都属于京畿路,郑州在西,开封在东,相距很近。原武到开封汴梁,不过二百里内。这一线,都是黄河水道,汴梁在黄河南岸,原武县在黄河北岸。

甘奇看着不远方慢慢走来的无数流民,除了破衣烂衫拖家带口之外,身无长物,一个个满脸愁苦,行动迟缓,面带菜色,可怜得紧。开口问道:“朝廷当要赈灾,介甫兄怕是有得忙了。”

度支衙门,就是进出钱粮的地方,要赈灾,自然就要忙碌了。王安石倒也不怕忙碌,开口说道:“忙碌算不得什么,就是南方赋税还未入京,府库里捉襟见肘了,也不知原武河道决口之事是否严重,若是受灾区域太大,那就为难了。”

黄河,长江,以及各处的大小江河,在这个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每年大小灾祸无数。南方长江等河流,没有那些大坝调节,一到雨季,必然洪水滔天,受灾面积有大有小,全靠运气。

黄河亦然,泥沙越来越多,河道越来越高,河岸堤坝也得越筑越高,也就越来越容易决堤。

翻看史书,唐宋明清民国,到处都有赈水灾的记载,几年几月,哪里决口,哪里洪涝,给钱给粮。朝廷一旦应对失度,记载中马上就成了流民作乱之类,然后就是剿贼赈灾。贼剿了,几个字就记录了。贼剿不了,那就麻烦了……

奈何农耕时代,大量的人口,又离不开江河之边,江河旁边,必有广大的平原,所以江河才是华夏的根基。一次一次接受江河带来的滋养,也一次一次接受江河带来的灾难,这就是华夏。

王安石匆匆告辞,进城而去,该是他忙碌的时候了。

甘奇站在岸边,看着流民从自己面前走过,一双双空洞的眼神,无数孩童在饥饿中的哭泣。

京畿附近,只要有灾难,这些流民也都知道该往哪里去,哪里会有粮食。只是这些流民到得京城汴梁,却也进不得城池,只能在城外等候赈济。

码头上乞丐无数,相扑场外也聚集了无数。

城门口守城的兵丁也多了起来,因为城门楼围拢了许多讨饭的流民,兵丁们要做的就是保证城门的畅通,也免不了挥舞着木棒鞭子驱赶流民们不要拥堵。

甘奇叹着气,看了许久的流民之后,甘奇也入城而去。

兴许该为这些流民做些什么?甘奇起了一些念头,一路也在想这些事情。救灾,不仅是行善事,也是政治资本,这种事情不论是出于什么目的,都是应该做的,对甘奇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

就是得花钱。

甘奇舍得花钱,但是这个钱该怎么花,也当有一些讲究。

回到城内宅子中,甘奇提笔写了许多帖子。

写完之后派人发出去,然后甘奇往太学而去。

如今的太学,已然不知之前的太学,风气不知从何时开始,有了一些转变。

以往那些高谈阔论的年轻人,如今都慢慢变得安静了许多,变得沉稳了起来。读书的氛围好似都变了,这种变化有些难以形容,却又是能切身感受到的,特别是胡瑗,明显感觉太学里这些学生变得敏而好学起来,少了跳脱,多了成熟。

这就好像一个少年从无忧无虑的青葱岁月,到了真正开始思考许多问题的青年人。这种变化乍一看并不明显,但也是要经过许多经历才能如此。

以往甘奇到太学来,总能一进门就遇到到处走动的人,比如孔子祥,每次甘奇来,第一个上前来迎接的,多是孔子祥,这一次孔子祥也不知道去了何处。学堂里的朗朗读书声并未传来,却是远远能看到一个个埋头苦读的身影。

甘奇也似乎能感受到这种变化,迈步往胡瑗的房间而去。

案前的胡瑗,时而奋笔疾书,时而又皱眉思索,就连甘奇在门口的拜见之声,胡瑗都好似没有听到。

待得甘奇再开口:“学生甘奇,拜见先生。”

胡瑗并未抬头,而是直接问道:“谁?谁来了?”

“学生甘奇,拜见先生。”

“甘奇?”胡瑗一抬头,立马露出了笑容,起身出得案前,口中说道:“道坚来了,快快进来,快快进来。”

甘奇作揖一番,走进房内,却见胡瑗直接转头把案上的一叠纸拿了起来,又道:“道坚你快看看,看看老夫最近准备著书之文。”

甘奇接过书稿,翻看几番,其实也真看不怎么进去,所以抬头说道:“先生,书稿稍后在看,学生此来有事相商。”

“道坚有事,那定是大事,道坚坐着说。”

甘奇落座,然后慢慢说道:“学生来时,在城外见得许多流民,成千上万,是那原武县河堤决口所置,学生是想与先生商议赈灾之事。”

“又决口了?唉……天地不仁啊,赈灾之事,老夫定会在御前去言,官家一向仁厚,朝廷也必然会竭尽全力,道坚放心,朝堂诸公,也会尽心尽力。”胡瑗有一些惆怅。

甘奇点着头:“学生也想为这些灾民出一出力。”

胡瑗看着甘奇,心中大概也猜到了甘奇又要掏钱做好事了,便道:“道坚若是要出力,老夫也是支持你的,但这种事情当量力而行,灾民何其多,你一人就算倾家荡产又能救得多少,所以但求心安,不必过于强求。朝廷赈灾之法有许多,青壮的会招入军伍,如此可饱一口饭食,老弱妇孺,当会放粮,只待大水退去,返乡继续耕种。年年如此。”

要说大宋赈灾之法,还真是天才的想法,把青壮流民招收入伍,一能避免这些青壮变成贼寇,二能补充军汉,三还能起到赈灾的作用,节约直接赈灾的花费,一举几得。

但是这个办法,看起来是真天才,每每都能解决眼前的问题,却是后患无穷。

不过这个问题也不是现在的甘奇能解决的,便听甘奇说道:“先生,学生一人之力有限,但是学生想到了一些其他的办法,所以才想请先生帮衬一二。”

“哦?什么办法,说来听听。”胡瑗开口问道。

甘奇心中,也有个一举几得的赈灾之法,准备与胡瑗细细来说。此时的朝堂之上,诸多相公们也正在仁宗面前商议赈灾之事。

喜欢大宋猛虎请大家收藏:(www.genbiquge.com)大宋猛虎笔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笔趣阁推荐阅读: 重生之民国元帅抗战之血肉丛林抗战之最强民兵抗日之血祭山河最强雇佣兵铁血强国带着仓库到大明浴火重生西路军民国投机者抗战烽火之单兵突击我的东北军抗日之小将传奇庆余年赘婿谍海王者大明太师抗日之铁血河山我为王赤色黎明抗日之流氓部队抗日之铁血军工抗日之战将传奇天唐锦绣抗战雄心少年之烽火岁月越战的血民国之铁血荣耀蝶二号放牧大唐兵者为王大唐驸马爷回到三国当猛将国家意志抗战之兵魂传说盛唐血刃大唐贞观第一纨绔伊拉克风云新世界1620朕又不想当皇帝乌合之众余宋大学士篡秦末日之最终战争后手十国千娇帝国风云三国第一军神大唐小皇叔1852铁血中华
笔趣阁搜藏榜: 抗战之血肉丛林横空出击三八线谍战之巅抗日之血祭山河有支军队叫北洋血起大明我的东北军抗日之铁血远征军大宋小郎中抗战烽火之单兵突击重生之民国元帅谍海王者时空走私1859我的民国生涯抗日之流氓部队大明二十四监回到明末去当兵抗日之战将传奇超级太监猛卒红警1895谍海鸳鸯刀军阀少爷民国军火商人乌合之众红色国度最强雇佣兵明末强国梦我的明末生涯超陆权强国抗战之最强民兵三千战火梦幻初唐红楼梦之一品寒门枭雄1898共和国之辉抗日之铁血河山血战烽火重生之抗日1937抗战之铁血小兵二道贩子的崛起抗日之特种强兵大明最狠总兵抗日之铁血军工带着空间闯大唐一个人的抗日强明工业中华抗日之小将传奇铁十字穿梭时空的商人
笔趣阁最新小说: 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李想的北宋重生农门骄三国群英传之天下归龙龙在天涯穿越之戏游江湖邪王的侍妾极品小太监指南剑凤凰涅磐宁朝管家明末极品无赖雨梦传奇铁血狼骑军中国远古帝王谱爱之神圣地烽烟铁血山河如画江山明朝小人物我不说话不代表我不知道陌上行国家战斗力:雄兵三国第一鬼才大唐刀圣李唐王朝二十帝荣耀归于罗马铁血女英续东方凡人铁血职业提壶问江山智谋三国杀破唐争宋三国风云变盛唐缔造者穿越抗日之极品军械师穿越三国之龙霸天下战龙突击队三国之气盖千军大汉时代周刊回到明末去当兵重生三国之袁基扬帆大明明朝大官人大唐驸马爷回到三国当猛将锦衣卫之高武大明超级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