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党仁弘的事情上套路了一把的皇帝,几天后就又跑去骊山逛了两天,跑了跑温泉,打了打猎才又回到宫里.

一回宫里,刑部就给皇帝找事了,刑部上折子说:“反叛等大罪依连坐法令,兄弟没官为奴处罚太轻,请求改为一并处死。”

皇帝一看这事情蛮大的,自己一言而决不太好,毕竟关系要不要株连的,弄不好会被人说残暴的,还是交给手下人议一议再做决定的好,这样的话哪怕被人诟病也能找到背锅的.

于是皇帝敕令尚书省仆射以及六部尚书共同议定,然后不管是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还是魏征等人都认为:“秦、汉、魏、晋的法律,谋反罪都要夷灭三族,如今应当改用刑部的请求为是。”

皇帝一听觉得也对,既然手下大员们都这么说了,那咱就恢复原先的法律好了.

结果,皇帝诏令还没下呢,得到消息的给事中崔仁师就上折子反对了,他说:“古时候父子兄弟犯罪互不相关,为什么要用亡秦的严刑酷法来改变使周朝兴隆的中典呢?而且诛杀其父子,已经足以累及其心灵,这一点都不顾及,又如何谈到爱惜他们的兄弟呢?”

这折子一上,皇帝一听,哎,这特么也说的挺对的,我要是恢复了秦朝的严酷法律,不是我和始皇帝的残暴有一拼吗?不行,看来不能这么干.

当皇帝拿着崔仁师的折子让房玄龄他们看得时候,房玄龄沉默了一阵后,说道:“祖宗有荫庇子孙的义务,所以祖孙关系亲近重要,而兄弟关系疏远。如此说来就是亲近的流放而疏远的处死,不是用刑的本意。”

房玄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以前的是只算父子的,意思就是说假如某个人犯了罪,遭受株连杀头的只到了他的父亲以及他的儿子这个辈分,要是在往上一点他的爷爷是不会杀头,而是会被判处流放的.

房玄龄的意思就是开始有点赞同崔仁师的话了,毕竟要论亲近的话肯定是爷爷和孙子亲,兄弟之间可就不见的了,不然也不会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这么一说了.

兄弟在父母死后会分家,可没多少爷爷会和自己孙子分家的.

既然在孙子犯罪后,爷爷只是判处流放,那关系更加疏远的兄弟之间如何能遭受株连杀头呢,根据关系远近判刑的话这说不通啊.

作为百官之首的房玄龄都这么说了,其他人也就没什么说的,反正大家意见是给出了,就看皇帝怎么决定了.

然后皇帝有些为难了,接受崔仁师的建议吧,可值钱他都认同了众位宰辅的意见准备下诏了,可不接受吧,那以后人家万一就此诟病起来,残暴的帽子可就扣到自己头上了.因为有臣子反对,房玄龄都变了主意了,那就是自己一意孤行的过错.

不行,发愁的李世民想来想去,觉得这可能出现的残暴的锅自己不能背,既然不能被那就认同崔仁师的意见,把刑部的意见打回不做更改好了.

完了后,李世民还把崔仁师好好夸了一顿.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要是放在别的大臣,李世民少不得要提拔个一级半级的,毕竟是自己金口玉言夸过的,升官才能表示自己这皇帝赏罚分明的嘛.

可这个人是崔仁师,皇帝就不打算这么干了.

赏罚分明,也是看人的,别人可以,崔仁师不行,谁让他是出身五姓七望的博陵崔氏,是东汉名士崔钧的十一世孙。

皇帝对门阀的打压那是众所周知的,不提拔崔仁师实属正常.

后世很多人说唐朝初年门阀势力强大,李世民都要投鼠忌器,打压都不敢太过,到了武则天时候门阀才受到了重创,然后直到大唐末年门阀渐渐衰落不复往日.,五代十国门阀更是算完了.

但这话其实是不对的.

门阀势力确实是在唐朝末年走向末日黄昏的,但那不代表那时候门阀势力不强,也不代表唐朝初年门阀势力更强.

准确说起来,门阀势力被压制最狠的时候正是贞观年间李世民在位时期,就是现在这个时期以及之后高宗,武则天时期.

也就是大唐盛世之时,五姓七望门阀被压制最狠.

因为强盛,所以皇帝强势.皇帝强势,才能压下朝中的门阀.

就像现在,满朝中顶级大臣中找不出一个五姓七望的族人来,而在之前也就是太原王家的王珪级别最高,是朝中巨头之一.

这是因为唐朝初年建唐的功勋——“关陇军事集团”仍有很大势力;二是皇帝有意压制;三是大力推行的科举考试制度导致不少庶族朝臣出现,而当时“五姓”多以门荫入仕,不适应且不接受科举考试这种新的出仕方式;四是寒门出身的朝廷权臣的嫉恨,就如同现在的朝中格局一样.

而原时空后来五姓七望的世家门阀却崛起了,从皇帝的打压中抬头了,这个时间是从安史之乱开始的.

“安史之乱”后,唐朝政治中枢进行了重建,“五姓”借助于科举制度而重新抬头,比如荥阳郑氏,盛唐时为宰相者难寻身影,而自中唐开始,连续出现了十多位宰相和重臣,遂有“郑半朝”之说.

又如清河崔氏,有唐一代,其支房南祖房、清河大房、清河小房、青州房共10人出任宰相,“安史之乱”前任宰相的仅有2人,事变后进入中唐,则陆续有8人为宰相。

世家大族之所以重新崛起,与掌握了科举权有密切关系,再有就是在适应了科举考试制度后,世家大族深厚的家风与知识传统使他们在考试中占有特别的优势。

如范阳卢氏,有唐一代尤其是自中唐起,中进士者超过百人,这一数量令人惊异。要知道,原时空的唐朝,科举考试中的进士考试是最难的,录取人数又少,卢氏能有此成绩,自是借助于家风与知识之厚。

但高门大族中亦有始终蔑视科考制度而秉持中古贵族观念的,比如以荫入仕的宰相赵郡李德裕和荥阳郑覃,李德裕“耻与诸生从乡赋,不喜科试”、“尤恶进士”,荥阳郑覃更是建议废除进士制度。

当然,这些世家门阀崛起真正的主要原因是皇权不盛,皇帝威势不够,没有足够的威望,势力压着门阀低头.

要是放在现在,就算有再多的五姓七望族人待在朝中,皇帝都有的是办法将他们压服,起码保持和寒门,很新兴勋贵保持平衡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当然,皇帝现在是根本不给五姓七望世家门阀抬头的机会,凡是门阀族人基本全被压制在底层.像崔仁师已经算是数得上的五姓七望家族里高级别的官员了,但也仅仅只是给事中而已.职权虽然挺重的,但也不过是正五品上的官职罢了.

家里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了,老人情况稳定一点了,更新开始恢复.

喜欢梦幻初唐请大家收藏:(www.genbiquge.com)梦幻初唐笔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笔趣阁推荐阅读: 横空出击三八线抗日之血祭山河少年之烽火岁月最强雇佣兵带着仓库到大明我的东北军抗日传奇独立排抗战侦察兵我的抗日大队抗日之兵王传奇抗日之铁血远征军民国之铁血荣耀天下枭雄国家意志海魂我的民国生涯我的第三帝国民国军火商人抗战之最强民兵名门北宋闲王穿梭时空的商人伊拉克风云穿越而来的胜利曙光大唐技师君临战国锦衣为王三国第一鬼才有支军队叫北洋抗日之全能兵王抗战之兵魂传说闲臣风流铁十字重生三国之我乃曹昂特种兵王在古代越战的血决战朝鲜大唐万户侯魏延的种子三国李想的北宋红楼之贾政抗日之血色山河中国猎人大唐贞观第一纨绔明鹿鼎记回到明朝当老大铁血强国非典型原始社会乱世枭雄医行大唐
笔趣阁搜藏榜: 抗战之血肉丛林横空出击三八线谍战之巅抗日之血祭山河有支军队叫北洋我的东北军抗日之铁血远征军大宋小郎中谍海王者血起大明时空走私1859我的民国生涯抗日之流氓部队抗战烽火之单兵突击重生之民国元帅大明二十四监回到明末去当兵抗日之战将传奇超级太监谍海鸳鸯刀军阀少爷民国军火商人乌合之众红色国度明末强国梦我的明末生涯超陆权强国抗战之最强民兵三千战火梦幻初唐红楼梦之一品寒门枭雄1898共和国之辉抗日之铁血河山血战烽火重生之抗日1937抗战之铁血小兵二道贩子的崛起抗日之特种强兵大明最狠总兵抗日之铁血军工带着空间闯大唐一个人的抗日强明猛卒红警1895抗日之小将传奇铁十字穿梭时空的商人巨浪抗日传奇独立排
笔趣阁最新小说: 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李想的北宋重生农门骄三国群英传之天下归龙龙在天涯穿越之戏游江湖邪王的侍妾极品小太监指南剑凤凰涅磐宁朝管家明末极品无赖雨梦传奇铁血狼骑军中国远古帝王谱爱之神圣地烽烟铁血山河如画江山明朝小人物我不说话不代表我不知道陌上行国家战斗力:雄兵三国第一鬼才大唐刀圣李唐王朝二十帝荣耀归于罗马铁血女英续东方凡人铁血职业提壶问江山智谋三国杀破唐争宋三国风云变盛唐缔造者穿越抗日之极品军械师穿越三国之龙霸天下战龙突击队三国之气盖千军大汉时代周刊回到明末去当兵重生三国之袁基扬帆大明明朝大官人大唐驸马爷回到三国当猛将锦衣卫之高武大明超级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