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乾清宫,东暖阁。

一入冬季,内阁与崇祯议事便挪到了东暖阁,明中叶以来,早朝制度虽已成定制,但重要事项,皆是皇上与内阁私下裁定,是为阁议。

崇祯已换了常服,居首而坐,余下依次坐着内阁首辅郑三俊,次辅李邦华,以及其余六位大学士。

这东暖阁四周燃着炭火,倒是挺暖和,刘鸿渐年纪最轻,百无聊赖坐于末席,四处观望。

几个小黄门端着几盘小点心过来,几位阁老眼观鼻鼻观心皆是不作声,刘鸿渐纳了闷,这朝堂里站了半晌,难道都是铁打的吗,这么扛饿?

刘鸿渐才不管这些,拈起一块桂花糕就塞到了嘴里,崇祯只是看了一眼便开了口。

“今日召诸位爱卿来,即是想核对今年的岁入以及支出,并对来年做个简单的预算,眼下年关将至,郑爱卿先汇报一下账目情况吧!”

建极殿大学士、户部尚书倪元璐从腰间掏出早已备好的簿子,眯缝着老花眼把簿子对着眼睛放了老远。

“禀皇上,上个月分别接到工部、兵部诸位同僚的支取账目,经户部全体官吏进行一个月的核对。

今年税收入库银共计两百七十五万四千三百四十二两,丝六十五万三千八百七十斤……

朝廷各部共支取有记录在簿的银两共计八百九十八万六千五百四十六两……”

读到这倪元璐胡子抖了抖,崇祯的眉头也皱了皱,严重的财政赤字啊!

“今岁末结余……一亿两千八百八十万四千三百七十五两……”

额,此时所有人都向居于席末的新晋安国候刘鸿渐行注目礼。

“嘿嘿,微臣很早就说过,咱大明不缺银子!”刘鸿渐虽然说的极其认真,但几位老尚书却都一脸大言不惭的样子。

“大明今年多灾多难,好在在诸位肱骨与朕齐心协力下,终于是度过了这最艰难的一年,朕说句心里话,朕今年是真的差点撑不住!”

崇祯边说边慢慢的站起身,绕着在坐的几位老尚书以及刘鸿渐慢慢的踱着步,说道后来背对着几人,竟有些无语凝噎。

所谓君忧臣辱,几位老尚书也是悄悄的叹了口气低下了头,他们又何曾不累。

年初,朝廷乌烟瘴气,上令不能下行,结党营私,贪腐成风,今天张三告李四贪赃枉法,明天李四又告张三结党营私。

然后张三有一群狗腿子,李四也有一群,互相撕扯之下,就算你想孑然一身也是不行,几位老尚书皆是自顾不暇。

“所赖有祖宗护佑,给朕派来一位救世之能臣。”崇祯沉吟了片刻,走到刘鸿渐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

刘鸿渐分明的感觉这轻轻的一拍,是又要给他加担子了。

得亏你老人家撑住了,不然老子岂不是得去跟着南明小朝廷混了!刘鸿渐暗暗的想。

“不说那些丧气话了,如今国库有银子了,大明的九边也暂且恢复,诸位爱卿说说看,对于来年朝廷用度上有什么建议?”

崇祯踱回自己的御座坐下,接过茶杯喝了口。

“皇上,北方久经战乱、大旱,百姓疲敝,如今一场冬雪明年定是个好兆头,依臣之见朝廷应尽快备良种,以供北方百姓耕种!”

中极殿大学士孟兆祥出言。

“嗯,此事户部记下。”崇祯随即出言。

其余几位阁老也皆提出各自的意见,到了刘鸿渐,几个老头都想看看皇上眼中的治世能臣能出些什么好主意。

“皇上,可听说过土豆和番薯这两种农作物?”

刘鸿渐皱了皱眉头,决定从最根本的吃饭问题上开头。

刘鸿渐虽知道土豆引种自大明大约是在十六世纪末,但刘鸿渐在北方也呆了半年多,还从未见过哪户人家吃过土豆,更别提传入更晚的番薯了。

事实上,土豆和番薯此时虽都以传入大明,但却一直没有推广开来,原因其实不外乎以下几点。

明人乡土观念很重,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别的地方生活,且大明有律令,百姓不可随意走动,此是导致传播慢的一大原因。

另外北方人习惯吃面,南方人习惯吃米,明人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也导致了生火的封闭,不容易接受新东西。

第三,不知如何种,不知如何吃,以上三点导致明末徒有神器而不自知。

此两种作物真正的被当做主食大面积种植,一直是到了清康熙末年,被后世吹捧的上了天的康乾盛世,熟不知最大的功劳乃是土豆和红薯而已。

之前刘鸿渐一直忙于救火,现在终于闲了下来,才突然想起已经半年多没吃过醋溜土豆丝了。

“番薯倒没听说过,不过这个土豆朕倒是吃过,不甚好吃!”崇祯有些纳闷刘鸿渐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但还是如实说道。

“敢问皇上当时是如何吃的?”

“煮的。”

“暴殄天物啊皇上,煮土豆跟煮萝卜有何相干?这土豆乃是神器,可煎、炒、烹、炸、酷溜……

哦,这些都不是重点,关键是现在何处有土豆!”

刘鸿渐一时兴起差点把土豆牛肉给说出来,要知道这年头牛肉可是违禁品。

崇祯见刘鸿渐面色郑重不像是开玩笑,便着侍候的太监取询问,得知嘉疏署并未种植此作物。

“侯爷竟如此看重此作物吗?本官家乡便有这种作物,只不过皆是邻里随意种些改善吃食的,候爷若需要,本官回去便写信让老家带些过来。”

东阁大学士施邦昭乃是土生土长的胡建人,番薯虽没见过,但这土豆确实是有的,不过没有人家傻了吧唧的大面积种植罢了。

“不是本候需要,是大明需要,这关乎大明的命脉!

皇上当立即下旨,着户部去南方收购土豆和番薯,可以一两银子一斤作价,越多越好!”

刘鸿渐面露激动的道,别说一两一斤,就是二两,三两一斤,只要能给北方弄到足够的土豆和番薯作种,大事可期矣。

“爱卿莫要冲动,我大明的国运岂是两种农作物决定的,莫要开玩笑了!”

崇祯以为刘鸿渐在开玩笑,这厮经常说话不着边际,一两银子在南方差不多可以买一石米了,一斤土豆才有多少?

所谓入局者迷便是如此,往往把百姓把疆土看的极其重要的君主们从来没有想过,对于一个农业帝国来说,最重要的是粮食。

“皇上,你可知这土豆的产量?”刘鸿渐看着崇祯一字一顿的说道。

***作者有话说***

感谢书友2kuduang的500币打赏,感谢书友天泽龙王的100币打赏,感谢诸位投票的朋友。

喜欢扛着AK闯大明请大家收藏:(www.genbiquge.com)扛着AK闯大明笔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笔趣阁推荐阅读: 横空出击三八线抗日之血祭山河少年之烽火岁月最强雇佣兵带着仓库到大明我的东北军抗日传奇独立排抗战侦察兵我的抗日大队抗日之兵王传奇抗日之铁血远征军民国之铁血荣耀天下枭雄国家意志海魂我的民国生涯我的第三帝国民国军火商人抗战之最强民兵名门北宋闲王穿梭时空的商人伊拉克风云穿越而来的胜利曙光大唐技师君临战国锦衣为王三国第一鬼才有支军队叫北洋抗日之全能兵王抗战之兵魂传说闲臣风流铁十字重生三国之我乃曹昂特种兵王在古代越战的血决战朝鲜大唐万户侯魏延的种子三国李想的北宋红楼之贾政抗日之血色山河中国猎人大唐贞观第一纨绔明鹿鼎记回到明朝当老大铁血强国非典型原始社会乱世枭雄医行大唐
笔趣阁搜藏榜: 抗战之血肉丛林横空出击三八线谍战之巅抗日之血祭山河有支军队叫北洋我的东北军抗日之铁血远征军大宋小郎中谍海王者血起大明时空走私1859我的民国生涯抗日之流氓部队抗战烽火之单兵突击重生之民国元帅大明二十四监回到明末去当兵抗日之战将传奇超级太监谍海鸳鸯刀军阀少爷民国军火商人乌合之众红色国度明末强国梦我的明末生涯超陆权强国抗战之最强民兵三千战火梦幻初唐红楼梦之一品寒门枭雄1898共和国之辉抗日之铁血河山血战烽火重生之抗日1937抗战之铁血小兵二道贩子的崛起抗日之特种强兵大明最狠总兵抗日之铁血军工带着空间闯大唐一个人的抗日强明猛卒红警1895抗日之小将传奇铁十字穿梭时空的商人巨浪抗日传奇独立排
笔趣阁最新小说: 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李想的北宋重生农门骄三国群英传之天下归龙龙在天涯穿越之戏游江湖邪王的侍妾极品小太监指南剑凤凰涅磐宁朝管家明末极品无赖雨梦传奇铁血狼骑军中国远古帝王谱爱之神圣地烽烟铁血山河如画江山明朝小人物我不说话不代表我不知道陌上行国家战斗力:雄兵三国第一鬼才大唐刀圣李唐王朝二十帝荣耀归于罗马铁血女英续东方凡人铁血职业提壶问江山智谋三国杀破唐争宋三国风云变盛唐缔造者穿越抗日之极品军械师穿越三国之龙霸天下战龙突击队三国之气盖千军大汉时代周刊回到明末去当兵重生三国之袁基扬帆大明明朝大官人大唐驸马爷回到三国当猛将锦衣卫之高武大明超级太监